前段时间,我国资本市场出现异常波动,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。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,既要立足国内,考虑自身特有的因素,更要放眼全球,从国际经验教训中探寻科学应对之策,走活资本市场这盘棋。
该出手时就出手,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
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看,市场这只“无形的手”是有效率的,但它不是万能的。即使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,市场失灵的问题也屡见不鲜。这个时候,政府这只“有形的手”就应当发挥作用。资本市场也是如此。当危机来临之时,政府果断出手是通常的做法。1987年10月19日,美国股市遭遇“黑色星期一”,道琼斯指数单日跌幅高达22.6%。次日开盘前,美联储宣布全力保障市场流动性,从而迅速制止了股灾的扩散。2008年9月15日,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标志,国际金融危机爆发。面对这一紧急情况,美国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应对措施,包括:通过7000亿美元的救助法案,对重点金融机构和企业注资,大幅降息,进而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,等等。在应对危机中,二十国集团(G20)峰会应运而生,各国政府协调采取政策措施,同舟共济克服困难。我国香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也值得一提。1997年10月22日至28日,恒生指数跌幅高达27%,香港特区政府动用外汇基金直接进入股市和汇市,引导上市公司回购,限制做空,很快稳住了市场。总的看,面对危机,政府必须及时出手,切实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。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,更是国际共识。
在这方面,国际上也有失误和教训。比如,1929年美国股灾爆发后,政府“动嘴不动手”,没有采取实质性的救市行动,任由风险从股市向银行体系和实体经济蔓延,出现经济大萧条,付出了沉重代价。
近年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一再强调发展要有底线思维,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。今年6月15日至7月3日,我国股市出现少见的异常波动,短短半个多月,上证综指下跌30%,创业板指数下跌39%。随后,“千股跌停”“千股停牌”,出现了风险传染扩散的苗头。面对这一严峻形势,有关方面协同行动,及时采取了注入流动性、抑制过度投机等一系列措施,遏制了恐慌情绪的蔓延,市场信心逐步恢复。
稳字当头,注重救助的综合效果
20世纪大萧条以来,全球已发生几十次经济金融危机。对于各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,认识和评价并不一致,甚至存在不少争议。任何决策都不可能完美无缺。正如《美国金融危机调查报告》描述的那样,政府要在面对两个严苛而痛苦的方案时做出选择。救助行动是一件“两难”的事,只能“两利相权取其重,两害相权取其轻”,稳定压倒一切。
救助要适时。为了防范道德风险,美欧等国家通常在风险充分暴露时才出手。如2008年美国的全面救助行动,开始于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之后。1989年,日本政府在应对股市暴跌中反应迟缓,错过了救市良机。到了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,日本政府反应就很快,迅速采取了注入流动性、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等救助措施。基于上述经验教训,我国有关方面在应对这次股市异常波动中,一直密切关注,注意把握时机,果断决策。
救助要有力度。国际上通常认为,由于资本市场牵涉面广,资金量大,救助行动必须有足够的力度。否则,就像“泥牛入海”,越陷越深,也会重创市场信心和政府公信力。与美欧等发达国家不同的是,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以散户为主,从众心理突出,“羊群效应”明显。如果救助力度不够,就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恐慌和“踩踏”。这次应对股市异常波动,有力度,有纵深,看到了积极成效。
救助要讲方式。从国际上看,各国救市打出的都是“组合拳”,把政府干预与市场自救结合起来,在稳定市场的前提下,逐步恢复市场功能。非常之时须有非常之策。在危急关头,不少国家采取限制卖空、政府资金直接入市等办法,甚至实行暂停政府及银行出售乃至休市等应急措施。同时,在操作手法上,都特别注意防范道德风险。从我国这次应对股市异常波动的方式看,既借鉴了国际上的通常做法,也充分考虑了自身的实际情况,在保持正常运行的同时稳定了市场,体现了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和防范道德风险的平衡。
吃一堑,长一智,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
危机之时往往是改革之机。20世纪30年代,美国政府从大萧条中吸取教训,放弃不干预政策,相继出台了《格拉斯-斯蒂格尔法案》《1933法》和《1934交易法》,确立了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体制,成立了美国交易委员会,构建起一整套监管体系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,美欧等发达国家都在着力推动金融改革。美国推出了“沃尔克规则”、《多德-弗兰克法案》,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、消费者金融保护局,将场外衍生品纳入监管,限制商业银行自营交易,赋予美联储更大的监管职责。欧盟设立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等救助机制,改革金融监管架构,推动建立银行业联盟和资本市场联盟。英国也调整了金融监管架构,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市场行为监管。此外,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平准基金,也是在应对股灾过程中建立的。如日本、韩国以及我国香港、台湾等。
这次我国股市异常波动,暴露了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漏洞,给我们敲了个警钟。我们要认真反思,把当前的救助措施和长远制度建设有机衔接起来,建设公开透明、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。在完善资本市场功能方面,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,优化市场结构,创新交易机制,丰富交易品种。在培育市场主体方面,大力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,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,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提示,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。在健全市场监管方面,加强监管协调,提高协调层级,完善对场外配资、伞形信托等的监管制度,堵塞监管漏洞。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,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,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。对恶意做空、操纵市场、内幕交易等行为,要坚决查处,决不姑息。
坚定信心,资本市场的基本面长期向好
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表明,制度的完善、市场的成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资本市场诞生只有20多年,遇到一些困难和波折在所难免。我们不能因噎废食,更不能妄自菲薄。要看到,资本市场在拓宽融资渠道、优化资源配置、促进经济转型等方面,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特别是我国金融结构不合理,直接融资比重偏低,企业杠杆率过高,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势在必行。因此,资本市场只能加强,不能削弱,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方向不能变,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目标不能变。
从根本上说,资本市场的发展取决于实体经济。要看到,今年以来,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,稳中向好,结构调整步伐加快,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形成,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加。尽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,稳增长、调结构任务艰巨,但我们完全有信心和充足的政策手段应对前进中的挑战,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。更要看到,我国仍处于工业化、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时期,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地,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展开,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不断迸发,中国经济可望保持中高速增长,迈向中高端水平。这是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之源。
可以预见,我国资本市场必将一步步走向成熟,发展得越来越健康。我们有这个底气。
(本文章摘自7月24日《光明日报》)